如今,從乳制品、飲料、火腿腸到調味品和食用油,在預包裝食品上貼上“零添加”和“不添加”的標簽是很常見的。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宣布并推廣“零添加”,恐慌營銷也開始出現。例如,一種嬰兒食品以“添加劑,我不喜歡”為賣點,說“符合嬰兒補充劑標準(國家嬰兒補充劑標準)的產品不一定好”。這種“恐慌營銷”混淆了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劑,促進了食品添加劑的“妖魔化”,間接造成了市場混亂。一些企業把“零添加”和“不添加”視為營銷噱頭。一方面,他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參與差異化競爭。另一方面,他們利用消費者對添加劑的恐懼來獲取超額利潤。早在2020年7月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了修訂后的《食品標簽監督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,規定食品標簽中不得使用“不添加”、“零添加”、“不包含”或類似詞語。目前,新的管理辦法尚未出臺,但有關部門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。我們期待這項規定早日實施,以制止不分青紅皂白地貼上“零添加”標簽的不良氛圍。食品添加劑并不可怕,“零添加”并不意味著更安全。
與十年前相比,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科學意識有所提高,但一些誤解并沒有消除,例如將添加劑等同于食品添加劑,認為天然食品優于合成食品,建議企業不應以“零添加”作為吸引消費者的噱頭。事實上,食品添加劑并不是怪物。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越多。事實上,食品添加劑的合法和適當使用不僅不會影響健康,還能保持食品新鮮,增加口感。
當然,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,企業有權生產和銷售“零添加”和“不添加”食品,但應遵守承諾,不得進行虛假宣傳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不應該故意制造恐慌,詆毀食品添加劑和惡意誹謗競爭對手,否則他們將被懷疑破壞公平競爭和誤導消費者。
@2019-2022也買禮網,湖北武漢節日禮品營銷中心,15年專業禮品經驗,廣州,深圳設有分公司 備案號:鄂ICP備16007963號-5